信息摘要:
鋁型材陽極氧化膜具有多孔性和可吸附性,是最理想的著色載體。通過著色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裝飾性和耐蝕性,同時給鋁制品表面以各種功能特征,增加商業…
鋁型材陽極氧化膜具有多孔性和可吸附性,是最理想的著色載體。通過著色不僅可以提高產品的裝飾性和耐蝕性,同時給鋁制品表面以各種功能特征,增加商業價值。目前已經開發出很多氧化膜著色技術,大體上可以分為
陽極氧化添加劑供應的化學著色和電解著色。
我國的電解著色技術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,目前基本上以單鎳鹽、
單錫鹽或錫-鎳混合鹽電解著色為主。交流著色是以錫-鎳混鹽、錫鹽電解著色工藝為主,采用交流著色控制顏色的深淺,主要是靠電壓和時間來控制。此工藝存在顏色單一、著色液的穩定性和分散性差等問題,一直以來均未得到很好解決。且需要加入一些陽極氧化添加劑,提高其電解著色溶液的抗雜質干擾能力。
直流著色以單鎳鹽為主,單鎳鹽注化法著色是采用帶換向的直流著色控制顏色深淺,通過調節波形和時間周期來控制;該工藝具有槽液穩定、著色均勻性好、重復性好、色調穩定。
鋁型材陽極氧化表面處理產生的廢水處理一直是環保的關注點,廢水主要來源于水洗槽的排放,為了減少化學藥品的消耗和減少廢水的排放,盡量回收循環利用化學藥品,最終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。
錫鹽著色又分為單錫鹽著色和錫-鎳混鹽著色,在鎳-錫混鹽著色過程中,鎳離子并未沉積在氧化膜孔隙里,只起輔助作用,所以錫-鎳鹽著色也可稱為錫鹽著色。
錫鹽著色優缺點
錫鹽著色在控制上相對單鎳鹽來說相對簡單,且設備成本投入較低,在氧化臥式生產線上應用較廣;但錫鹽著色槽液中的SnSO4極易氧化生產四價錫沉淀;槽液中為雙鹽混合生產,鎳離子無法回收,水洗后隨廢水排到廢水處理站進行處理,增加廢水處理難度。
此兩種著色法均需加入添加劑,以保持槽液的澄清與穩定;當生產到一定量時,槽液易渾濁,需停產進行再生、沉淀處理,以獲得澄清的槽液,否則槽液渾濁則產品質量無法保證。
在立式生產線采用錫鹽著色,由于槽體比較深,一般在7米以上,四價錫沉淀會造成槽液濃度不均勻,呈梯度狀態,著色時易產生明顯的上下色差。錫鹽著色存在耐候性的缺陷,隨著日照時間的增加逐漸有褪色跡象產生。